第544章 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_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,方知是水浒
呐啪小说网 >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,方知是水浒 > 第544章 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44章 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

  何栗急忙道:“官家,臣看打到也好,打不到也罢,都是好事啊,官家请想,这样不管如何都是给西夏一个教训,何况有秦王在西夏那边拉扯着,西夏的军马又怎敢在熙河久驻?又怎敢继续深入?怎能不惦记后方!秦王如今已经占了峡口关,只要再往前动动,只怕那占了熙河的西夏军队就会仓皇失措,撤回去救兴庆了!”

  道君皇帝闻言,皱皱眉,伸手摸了摸胡子,他怎会不知这道理,只是气不平啊,这逆子简直就是无法无天,胆大妄为,他究竟想要干什么!

  “官家,微臣也觉得何大人所说极是。”这时李邦彦站出来道,他低头琢磨半天,觉得还是说句话,赵柽若是灭不了西夏也就罢了,倘若真的灭了,那他此刻说上两句美言,岂不是会流传后世,彰显他独到眼光?

  何况……赵柽真的打下西夏,那么这位将来走到哪一步却是不好说了,毕竟西夏也是一国之地啊,自己此刻的言语一但传了过去,无疑于对方也算是示好了。

  这又何乐而不为呢!

  “你也觉得是?”道君皇帝的眉毛拧得更深,瞅向其他几人,另外几人不由都唯唯诺诺起来,哪怕就算唐恪这种和赵柽有宿怨的,这时也扭扭捏捏说起了好。

  道君皇帝也不傻,看他们表现,微微思索就知几个心中所想,未免气得眉毛直跳,你们都想不费力气卖好,那孽障若真得了颇天大运,攻去兴州,好显得你们见识非凡,去外面卖弄一番,又写去史书,流传后世,那朕呢?

  你们倒是都得便宜了,那朕又能得到什么?

  道君皇帝不由深深吸气,众臣都不敢瞅他,个个眼神闪烁,神采跳脱,看得道君皇帝越来越是生气不满。

  他盯着之前摔在桌案上的西夏地图,伸手抓起来再是看了看,那图上峡口关距离兴州,中间只有一道顺州城了,且顺州是兴庆府门户,距离兴州近,距峡口关却有些远,这么看去,一但陈大军于峡口关处,那么就颇有些克日启程,兵发兴庆的压胁味道。

  道君皇帝脸色成了猪肝,实在是太憋屈,太恼火了,倘若让这逆子灭了西夏,岂不是证明比他这个老子都强?那不是说皇帝都要给他坐坐了吗!

  就算不给他做,那这逆子灭掉西夏,有了那么大地盘,又岂会不称帝?

  就算他不想称,手下那些叛逆为了自家的前途富贵,又岂会不拥戴他称帝?陈桥兵变之事,才不过一百多不到两百年,此刻还都历历在眼前啊!

  道君皇帝想着想着,猛地心头一动,看着这些只要占便宜得好处的臣子,忽然想到一个应对眼前之事的办法。

  有了有了,就说是朕让这逆子去打的西夏不就成了吗?

  那逆子再怎么说也是朕的儿子啊,对天下宣告,说是朕派他去的,是朕下的军令,给他兵马,让他进攻西夏,一切事情不就都迎刃而解了吗?

  道君皇帝越想越是不错,不由得立时眉开眼笑起来,心说如此这般一来,那两大功勋不是全都入他手?

  灭亡西夏,开疆拓土!

  打下燕云,收复故土!

  全都是他的功绩了,除了那些开国的帝王,千古之下,又有谁能超过他呢?

  道君皇帝想到这里,不由大笑起来,哈哈哈哈哈!

  心说朕真乃天下第一聪明之人啊!

  众臣不知他何故发笑,便偷眼去瞧,只看道君皇帝摸过小橘红的水晶壶,给自己注上一盅,仰脖喝尽后,开口道:“传朕旨意,昭告天下,就说秦王乃是受朕之命前去攻打西夏,如今攻城掠地,杀敌无数,马上就将兵至兴庆府,立功不小,朕自当嘉奖……”

  众臣在下面闻言一愣,随即便知道他是如何打算,不由脸皮抽搐,几息后齐声恭贺道:“陛下英明,陛下神武,恭喜陛下,贺喜陛下!”

  道君皇帝笑着点头,想了想继续道:“朕决定加封秦王为大柱国!”

  何栗开口道:“官家,军功十二转,最高上柱国,秦王之前已经是上柱国了,我朝并无大柱国的勋职。”

  道君皇帝道:“以往没有,今日就有了,秦王受朕之命,在外打仗,已经攻入敌国,此乃大功,自当设大柱国的勋职,封与秦王。”

  “这个……”何栗只得住口,反正勋衔这东西都是虚的,可以直接编造,只要皇帝一句话,想列为几品就是几品。

  “官家所言极是!”

  道君皇帝思索又道:“再加封秦王为天策上将军!”

  “啊?!”

  此话一出,下方众臣皆是大惊,怎么官家还封出一个这官职出来,虽然知道秦王已位极人臣,封无可封,但封这个天策上将好像还是不太妥吧!

  天策上将是天策府官制,职位在王公之上,是武官官府之首,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官员,即所谓的“许自置官属”。

  天策府又称天策上将府,最初唐高祖李渊加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,在十四卫府之上,天策上将职位在亲王、三公之上,可以自家开府置官,比食邑藩王权利还大,总责国内对外战事,可以说哪怕就算是太子,实际掌握的权利也不比天策上将高。

  自天策府问世,有天策上将军这个官职出现后,总共也只七人做过。

  第一个自然就是李世民,终唐一朝,也只有他这一个天策上将,因为他后来称帝,做过的官职不再封授。

  五代十国时,则有四人做过这个官职,全是南楚马氏一族。

  而到了大宋,则也有两个人做过天策上将军。

  其中一个是赵元佐,太宗皇帝长子,真宗皇帝赵恒的同母兄长,历封卫王,楚王,后来因故贬为庶民,仁宗时复又封官。

  另外一个则是赵元俨,太宗皇帝的第八子,封周王、定王,赐赞拜不名,诏书不名,剑履上朝。

  众臣此刻一听道君皇帝要封此官职,面面相觑,有心出言反对,但看道君皇帝心意已定模样,便皆闭了嘴,反正秦王都已经反出朝堂了,其实封什么倒都是无所谓。

  道君皇帝此刻又何尝不这么想,那逆子肯定有了一班人马,自家封官任职,还不如直接给他个天策将军,许自置官属,他这个皇帝面子上还会好看一些。

  片刻之后,两道圣旨拟好,道君皇帝令下,便直接颁发出去。

  第一道圣旨之上曰,进攻西夏全是他的命令,他的决断,是他的独到眼光。

  第二道圣旨则直接加封赵柽为大柱国,天策上将军,允其自置官属,内设官职。

  随后,宣旨州府,昭告天下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nepav.com。呐啪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nepav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